網站地圖聯(lián)系我們English中國科學院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科學傳播 > 科普園地 > 粒子物理 > 神秘的粒子物理 > 粒子物理的發(fā)展
原子的內部結構—發(fā)現(xiàn)原子核 
2010-09-09 |文章來源: | 瀏覽次數(shù):  |

  

  由于電子質量極小,所以它很有可能是原子的一部分。為了弄清楚原子的結構,英國科學家盧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左圖)于1911年設計了用帶正電的射線——阿爾法粒子(α)轟擊金箔的實驗,實驗中觀察到大多數(shù)粒子穿過金箔后發(fā)生約一度的偏轉,但有極小一部分射線發(fā)生很大角度的偏轉(下圖),這種現(xiàn)象只有原子中正電荷集中在很小的體積內時才會發(fā)生,說明原子中除了電子還有一個很小的致密的核。盧瑟福證實了帶正電的原子核的存在。

  

  

  在此基礎上,盧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模型,即:原子中心有一個極小的原子核,它集中了全部的正電荷和幾乎所有的質量,所有電子都分布在它的周圍。盧瑟福從理論上推導出散射公式,后被蓋革-馬斯頓實驗所驗證,核式模型從而被普遍接受。但盧瑟福模型正負電荷之間的電場力無法滿足穩(wěn)定性的要求,無法解釋電子是如何穩(wěn)定地待在核外。

  1913年,丹麥科學家玻爾(Niels Bohr,1885-1962)(左圖)在盧瑟福模型的基礎上提出:電子在一些特定的可能軌道上繞核作圓周運動,離核愈遠能量愈高;可能的軌道由電子的角動量必須是h/2π的整數(shù)倍決定(h為描述量子大小的普朗克常數(shù));當電子在這些可能的軌道上運動時原子不發(fā)射也不吸收能量,只有當電子從一個軌道躍遷到另一個軌道時原子才發(fā)射或吸收能量,而且發(fā)射或吸收的輻射是單頻的,輻射的頻率(ν )和能量(E)之間的關系由 E=hν 給出。

  這個模型(右圖)解決了原子結構的穩(wěn)定性問題,解開了原子結構之謎。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備案序號:京ICP備05002790號
地址:北京市918信箱    郵編:100049    電話:86-10-88235008    Email: ihep@ihep.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