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結構生物學研究中心
1992年初,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Centre National de Recherche Scientifique)和法國原子能委員會CEA(Commission d’Energie Atomique)為研究生物基本機制這一重要和充滿活力的新學科,在格勒諾布爾(Grenoble)創(chuàng)建了結構生物學研究所IBS(Institut de Biologie Structurale Jean-Pierre Ebel),與歐洲同步輻射設施(ESRF)、勞厄·朗之萬研究所(ILL)、歐洲分子生物實驗室(EMBL)法國分站等科研機構相毗鄰,同在格勒諾布爾的“科學多邊形”半島上。
1999年,約瑟夫·傅立葉大學UJF(Université Joseph Fourier de Grenoble)加入合作。實驗室開放之初,由讓·皮埃爾·埃貝爾(Jean-Pierre Ebel)教授統(tǒng)一領導,故因此命名。2007年1月,1994-2001年任IBS所長的Michel van der Rest教授被任命為法國太陽SOLEIL同步輻射光源總經(jīng)理。
IBS在法國地圖上的位置 IBS在“科學多邊形”半島上的位置
IBS的經(jīng)費一半由其3大成員: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原子能委員會(CEA)、約瑟夫·傅立葉大學(UJF)和法國研究部(Ministère de la Recherche)提供;另一半則以簽署合同的形式,分別來自羅納——阿爾卑斯大區(qū)、癌癥研究協(xié)會(ARC)、國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研究會(ANRS)、國家癌癥防治聯(lián)盟(Ligue Nationale contre le Cancer),以及各大工業(yè)集團和來自歐洲的贊助。
IBS面向歐洲,進行跨生物、物理、化學等多學科領域的研究,主要致力于以醫(yī)學和環(huán)境學相關的生物大分子,特別是蛋白質(zhì)結構、特征和功能的研究,包括細胞分裂、免疫和宿主病原體的相互作用,以及極端環(huán)境適應性等3大課題。它擁有世界獨一無二的現(xiàn)代高新技術力量:
1.一系列“從基因到結構”的結構生物學平臺:克隆、生產(chǎn)(ROBIOMOL)、表達和純化測試、質(zhì)檢、結晶、X射線結晶學、同位素標記(核磁共振)。
2.設備:電子顯微學(確定分子復合體的外層結構);BIOcore平臺、超離心分析儀、質(zhì)譜儀(研究分子間相互作用);四維時間圈顯微鏡(定位活性細胞中蛋白質(zhì))。
3.一整套實驗方法:氨基酸分析、圓振二向色譜、測序、質(zhì)譜和一維核磁共振用于蛋白質(zhì)質(zhì)量檢測。
IBS不僅是法國的結構生物學研究中心、技術平臺,也是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交流的基地。目前,IBS由9個實驗室以及3個青年團隊組成,聚集了約230名科學家、工程師、博士、博士后和實習生。
IBS辦公樓
2002年,IBS與鄰近的歐洲同步輻射設施(ESRF)、勞厄·朗之萬研究所(ILL),歐洲分子生物實驗室(EMBL)法國分站共同組建了結構生物學聯(lián)合體(PSB)。PSB的主要任務是開展與人類疾病相關的分子研究,特別是蛋白質(zhì)的高通量結構解析。該研究也是羅納——阿爾卑斯大區(qū)的Genepole項目之一。
IBS、ESRF、ILL、EMBL位置圖
在其框架下,IBS完善了基因克隆,蛋白質(zhì)生產(chǎn)、定性、結晶和結構解析平臺,以開展可溶性蛋白與膜蛋白的生產(chǎn)和定性,大分子相互作用分析,蛋白質(zhì)和大分子復合體動力學等研究。這些平臺同時被列入法國健康生物學和農(nóng)學基礎設施IBiSA(Infrastructures Biologie Santé et Agronomie)。
PSB和IVMS(分子和結構病毒學研究所)共享的CIBB大樓2006年初落成后,IBS的大部分實驗室都搬至該樓中。其中,核磁共振實驗室(LRMN)在此安裝了同位素標記設施;分子酶學實驗室(LEM)與蛋白質(zhì)結晶和結晶生成實驗室(LCCP)的科學家們聯(lián)手組建了一支新團隊,致力于適應性免疫分子機制和先天免疫的報警機制。CIBB實驗大樓因此成了法國的結構生物學中心,也為格雷諾布爾地區(qū)成為國際卓越的結構生物學基地更邁近了一步。
CIBB大樓
結構基因組學是一門用結構生物學方法研究整個生物體、整個細胞或整個基因組中所有的蛋白質(zhì)和相關蛋白質(zhì)復合物的三維結構的學科。主要利用實驗方式(X射線晶體學、核磁共振譜學和電子顯微學)來測定蛋白質(zhì)結構,同時結合同源建模(homology modelling)這一計算方式來推測蛋白質(zhì)結構。和傳統(tǒng)結構生物學不同的是,利用結構基因組學所測定的蛋白質(zhì)結構通常是功能未知的蛋白質(zhì)。這令科學家創(chuàng)立了結構生物信息學,利用三維結構信息來預測蛋白質(zhì)功能。結構基因組學重視快速、高通量(high throughput)的蛋白質(zhì)結構測定,國際上已啟動了多個蛋白質(zhì)結構測定計劃,而同步輻射設施正是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重要實驗裝置之一。
蛋白質(zhì)結構啟動計劃PSI(Protein Structure Initiative):1999年由美國國家衛(wèi)生研究院發(fā)起,在美國設立了九個結構基因組研究中心,目標是10年(2001年-2010年)解析10000個蛋白質(zhì)的三維結構,第一期計劃順利結束,2006年開始了第二期計劃(PSI-2)。
歐洲結構蛋白質(zhì)組計劃SPINE(Structural Proteomics in Europe):2002年啟動,第一輪計劃(2002年-2006年)由歐盟第五框架計劃資助,共完成了308個新蛋白質(zhì)結構的測定;第二輪計劃(SPINE2-Complexes)由歐盟第六框架計劃資助,致力于解析蛋白質(zhì)復合物的三維結構。
蛋白質(zhì)3000計劃:2002年由日本文部科學省啟動,目標是了解3000個與新藥開發(fā)相關的蛋白質(zhì)結構和功能。
中國結構基因組計劃:2002年由中科院啟動。第一輪為“造血干細胞及血液系統(tǒng)疾病相關蛋白質(zhì)的結構基因組學研究”,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牽頭,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參加;作為“人類肝臟蛋白質(zhì)組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輪計劃于2005年開始,在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展開。
IBS的實驗室及團隊
IBS目前分為9個實驗室及3個研究團隊,涉及結構生物學各方面。一些實驗室仍在重組中,準備細化成20多個研究團隊。
1.分子生物物理實驗室LBM:Molecular Biophysics Lab
2.蛋白質(zhì)結晶和結晶生成實驗室LCCP:Protein Crystallography and Crystallogenesis Lab
3.建模和模擬實驗室LDM: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Lab
4.分子酶學實驗室LEM:Molecular Enzymology Lab
5.大分子工程實驗室LIM:Macromolecular Engineering Lab
6.結構電子顯微學實驗室LMES:Structural Electron Microscopy Lab
7.細胞骨架蛋白實驗室LPC:Cytoskeletal Protein Lab
8.核磁共振實驗室LRMN: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Lab
9.膜蛋白實驗室LPM:Membrane Protein Lab
10.蛋白質(zhì)動力學和靈活性研究團隊:Protein Dynamics and Flexibility Group
11.感染與疾病的分子機制研究團隊:Molecular Mechanisms of Infection and Disease Group
12.細菌病理學研究團隊:Bacterial Pathogenicity Group
IBS的各個實驗室和團隊圍繞課題,緊密配合,匯集資源和尖端技術,并積極加強與國際科學界和工業(yè)界合作,使IBS日益呈現(xiàn)出活躍的科研氛圍,并引領了世界頂級科學期刊的出版。
一些期刊封面
IBS的技術平臺
1.基因克隆平臺
分子生物學和蛋白質(zhì)表達的自動化裝置RoBioMol:安裝在大分子工程實驗室(LIM)。它與格勒諾布爾的PX (Protein’eXpert)Therapeutics公司開展合作,提供自動編制質(zhì)粒、基因克隆、蛋白質(zhì)表達和純化測試和定向突變等服務。獲得的數(shù)據(jù)通過法國原子能委員會(CEA)開發(fā)的專用軟件(RoBioLIMS)進行處理和管理。
基因克隆平臺
2.蛋白質(zhì)定性平臺
(1)氨基酸分析儀。
(2)N端測序儀:IBS擁有應用生物系統(tǒng)的測序儀,492型、梯度140C、檢測器785A,用于溶液態(tài)樣品或聚偏氟乙烯膜轉(zhuǎn)移模式的樣品分析鑒定。N端測序儀使用埃德曼·伊爾莎和貝格提出和發(fā)展的周期性程序,經(jīng)耦合,裂解和轉(zhuǎn)化三步驟使氨基酸從蛋白質(zhì)N端一一分離出來,變成乙內(nèi)酰脲衍生物。
(3)質(zhì)譜儀:IBS共有4臺,用于蛋白質(zhì)質(zhì)檢和蛋白質(zhì)表達、突變、分離的監(jiān)控。
¨ESI-trap:用于蛋白質(zhì)分解后的蛋白質(zhì)成像。
¨Waters Q-TOF:靈敏度高、分辨率好、準確性強,進行蛋白質(zhì)表達和純化后質(zhì)檢。
¨Agilent LC/MSD TOF:具有高精確度和高分辨率的質(zhì)檢法,可用于小規(guī)模蛋白質(zhì)樣品檢測。
¨MALDI-TOF:用于少量蛋白質(zhì)和肽的質(zhì)檢。
(4)一維核磁共振:用于分析蛋白質(zhì)折疊程度和聚合狀態(tài)。
* 共振峰的分布表明蛋白質(zhì)結構:高峰表示結構緊湊
* 共振峰的寬度提供了有關蛋白質(zhì)聚合狀態(tài)信息
(5)超離心分析儀:用于研究離心力下的水溶性大分子。分子生物物理實驗室(LBM)擁有法國唯一的一臺水動力平臺,配備吸收和干擾雙檢測系統(tǒng)的超離心機XLA/XLI型,可同時檢測7個分子樣本。
(6)SPR(BIOcare技術):用于實時研究分子間相互作用。IBS共有4臺同類設備:
¨2臺Biacore 3000:自動注入,4條線可同時運行。
¨1臺Biacore X:手動注入,2條線可同時運行。
¨1臺Biacore 1000:自動注入,獨立的4條線。
(7)質(zhì)量監(jiān)控電子顯微鏡:用于檢測樣本的同質(zhì)性,確定蛋白質(zhì)的聚合程度等。
氨基酸分析儀 N端測序儀 質(zhì)檢儀
一維核磁共振 超離心分析儀 SPR 質(zhì)量監(jiān)控電子顯微鏡
3.全自動蛋白質(zhì)結晶平臺
該平臺只向格勒諾布爾科學界開放。2002年8月開始運行,至今已經(jīng)為諸多實驗室解析了500多種蛋白質(zhì)和蛋白質(zhì)復合體。IBS與歐洲分子生物實驗室(EMBL)格勒諾布爾分站開展了有關高流量蛋白自動結晶的合作。
蛋白質(zhì)結晶
4.結構和動力學平臺
(1)冷凍電子顯微三維結構。
(2)同位素標記設施。
(3)800MHz高場核磁共振譜儀平臺:1999年引進。其中的脈沖序列庫(Biopack)可用于研究液態(tài)的生物分子,特別是蛋白質(zhì)和核酸的同核和異核試驗記錄。為了保持常新的高技術水平,2005年又安裝了被稱為“冷凍基因”的新一代高敏感性探測器。
(4)FIP和IN13:IBS在歐洲同步輻射設施(ESRF)上使用光束線站CRG-FIP,用于生物大分子結晶研究。該光束1999年開通,提供優(yōu)質(zhì)的X射線光源,包括聚焦、能量分辨。IBS還在ILL中子光源上管理一條非彈性中子散射線站CRG IN13,并與利昂-布里淵實驗室(Laboratoire Léon Brillouin)合作,進行生物大分子動態(tài)研究。
(5)Cryobench:運用紫外可見光譜和拉曼光譜檢測納米量級的生物樣品技術。包括:
¨微光度法:吸收,熒光,熒光壽命,拉曼光譜。
¨光敏樣品的光化激發(fā)。
¨蛋白晶體在低溫或室溫下溶液態(tài)蛋白晶體。
¨研究金屬蛋白的氧化還原狀態(tài)。
¨研究X 射線引起的損傷。
¨研究蛋白晶體或彩色配體晶體或溶液態(tài)蛋白。
¨結晶動力學。
¨在ESRF上的MX光束線站進行在線光譜測試。
電子顯微鏡 高場核磁共振儀 FIP
IN13 Cryobench
IBS在PSB中的兩大重要課題
1.解析細胞分裂機制,推進癌癥學和抗生素耐藥性研究
此為5年期計劃項目,旨在發(fā)現(xiàn)阻止激酶活動或阻擾蛋白質(zhì)之間相互作用的新分子。歐盟共撥款1750萬歐元,其中1/10到位IBS實驗室,尤其是核磁共振實驗室。它在PSB框架下,成立了同位素標記實驗室。
2.免疫研究
人類的健康始終受到各種細菌、病毒、寄生蟲的威脅,但是天生的免疫系統(tǒng)使我們免遭其禍。然而,這第一道健康防線實際上動員了眾多蛋白質(zhì),它們從微生物的表面即識別了有害分子的信息。
在CIBB的IBS實驗室,許多這種健康防護蛋白質(zhì)越來越受到關注。科學家們期望更詳盡地了解它們的防御機制,使人類更有效的抵抗感染和疾病。
近年重大科學成果及專利
1.大分子工程實驗室(LIM)、結構電子顯微學實驗室(LMES)和細菌病理學研究團隊共同破解了肺炎球菌菌毛的生物合成機制,一種新的抗生素有望問世,用于治療鏈球菌感染引起的肺炎?,F(xiàn)在,每年死于該癥的人超過160萬。另外,鏈球菌還是敗血癥、腦膜炎等的病原體。
2.耐氧氫的設計:2009年,蛋白質(zhì)結晶和結晶生成實驗室(LCCP)的“金屬蛋白”團隊設計和確定了鎳鐵氫突變的特性。不同于野生型酶,它保留了在分子氧存在條件下催化的活性。這是酶應用于生產(chǎn)干凈氫氣邁出的重要一步,即從水和陽光中獲得未來的能源。論文發(fā)表在《美國化學學會》雜志上。
2010年,該實驗室又揭開了世界最古老的酶—金屬酶,一類代謝不同氣體的蛋白質(zhì)的結構和功能,并試圖闡述生命起源時期這些蛋白與化學之間的聯(lián)系。論文發(fā)表在《Nature》雜志上,也可在Nature的Web上查詢。
3.蛋白質(zhì)與糖共抗艾滋病毒VIH:IBS與巴斯德學院(Pasteur Institute)和奧爾塞(Orsay University)大學合作研究了一種新分子CD4-HS,能夠阻止艾滋病毒進入細胞。不同于現(xiàn)在的治療方式,即阻止VIH病毒的復制,新分子提供了一種很有前途的新治療方法,即在病毒進入細胞前便加以阻止。CD4-HS的合成方式及反應機制發(fā)表在《Nature》雜志化學生物在線上。
CD4阻止了VIH病毒進入
4.組蛋白密碼:IBS、EMBL和格勒諾布爾的Albert Bonniot研究所共同揭開了男性精子游動之快的秘密,這是人類孕育的關鍵。在人體中,精子是唯一游動的細胞,它的脫氧核糖核酸ADN是長長的臃腫的分子。為了獲得超級水動力,ADN轉(zhuǎn)為結構復雜的染色體,長鏈AND纏繞在組蛋白上。論文發(fā)表在《Nature》雜志上,表明一種只存在于精子中的蛋白質(zhì)Brdt如何指揮著染色體的結構變化。
BD1的原子結構
5.在ESRF的FIP線站上,通過高分辨率結晶學解析了與寡肽基質(zhì)復合的VIH-1蛋白酶的實時三維結構。
6.C1抑制劑是一種調(diào)節(jié)蛋白酶,控制著先天免疫系統(tǒng)中許多蛋白酶的活動,以及血液凝固。它的反應劑絲氨酸蛋白酶抑制劑成功重組后,揭示了肝磷脂如何刺激蛋白酶的抑制活動。這一結果將有助于了解在控制炎癥方面C1抑制劑的功能。
7.開發(fā)出一種新的標記方法,提升了核磁共振技術,使科學家們首次檢測到生物大分子中非常微弱的反應,并從原子級研究大蛋白。
8. 膜蛋白實驗室(LPM)開發(fā)了阻止HIV病毒細胞轉(zhuǎn)移的分子:DC-SIGN。論文發(fā)表在《美國化學協(xié)會雜志》上(ASC Chemical Biology)。
9.將近40%的蛋白質(zhì)存在一個無序的內(nèi)部結構,傳統(tǒng)的結構生物學儀器無法對它們進行破譯。IBS的研究人員創(chuàng)新了一項核磁共振技術,成功開辟了結構基因組學的新領域。這一新技術將揭開在人類疾病中發(fā)揮關鍵作用的蛋白質(zhì)的內(nèi)在無序結構、功能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為新藥設計奠定基礎。論文發(fā)表在2010年1月的《美國化學學會雜志》(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
一個內(nèi)在結構無序的蛋白質(zhì):從簡單的光譜信息轉(zhuǎn)化為具有結構特性和活力的模型。
10.氨酰-tRNA合成酶(aaRSs)在蛋白質(zhì)翻譯過程中至關重要,催化特定的氨基酸附著其同源tRNA基因。為了確保正確的氨酰-tRNA的形成,從而提高翻譯的可靠性,IBS的科學家們研究了一種亮氨酰-tRNA合成酶(Leucyl-tRNA synthetase)。論文發(fā)表在2010年3月的《美國化學學會雜志》上。
11. 腫瘤細胞增殖和存活中激酶的新型雙重抑制劑:酪蛋白激酶2( CK2)和前病毒插入莫洛病毒激酶( PIM)都是在細胞分化,增殖和生存等多種過程中發(fā)揮關鍵作用的絲氨酸/蘇氨酸激酶。非常有趣的是,在腫瘤形成過程中,它們以類似但不重疊的路徑運動。這使得這些激酶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療,特別是治療白血病,淋巴瘤或前列腺癌。
CK2和PIM激酶的新型雙重抑制劑的結構解析
12.IBS已向歐洲專利局(EPO)提交了超過15項專利,6項正在辦理中,10項繼續(xù)生效的專利如下:
¨由耦合到陰離子的CD4受體而派生的共軛分子的多肽組成,用于艾滋病的治療。
¨ CXCL12 Gamma的一個趨化因子及其用途。
¨鎳鐵耐氧增強的突變氫化酶。
¨樣品從存儲室到分析室自動轉(zhuǎn)移的方法和裝置,以及這一裝置的使用。
¨增殖細胞抑制蛋白VPG,其中的片段或類似物及其應用。
¨從CD4受體衍生的新激活、純化和分離的肽,及其制備過程。
¨作為抗癌因子的新二氫嘧啶衍生物及使用。
¨肺炎鏈球菌的小型蛋白PBP2X及應用。
¨與γ-干擾素相關的化合物,其制造工藝和相關藥物。
¨抗艾滋病病毒組成,生產(chǎn)工藝和藥品。
科普宣傳
2010年6月28日,IBS舉辦了第五屆科普宣傳日,博士生們制作了二十多張介紹各個實驗室課題的海報。此次會議同時揭曉了IBS新logo。
高能所科研處 中科院大科學裝置辦公室
資料來自http://www.ibs.fr/;http://eva.ibs.fr/content/ibs_eng/home/
http://www.ibs.fr/science/faits-marquants/2010/article/5eme-journee-scientifiqu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