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麟先生1943年畢業(yè)于燕京大學物理系,1951年在斯坦福大學獲博士學位,回國途中受阻。1955年他沖破重重阻力回國,先后在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和高能物理所工作。曾任高能所副所長、“八七工程”加速器總設計師、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工程經理等職。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科學大會獎、中國物理學會胡剛復物理獎、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等。
在50多年的科學生涯中,謝家麟院士主要從事先進加速器技術研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科學成就,是國際著名的物理學家,我國粒子加速器事業(yè)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1955年他在美國芝加哥醫(yī)學中心,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臺以高能電子治療深度腫瘤的加速器,開拓了高能電子束治癌的全新領域。
1955年他回國開展高能加速器研究,當時所需尖端器材受國際禁運,所需工藝遠超當時國內的工業(yè)水平,他從研制基本關鍵部件做起,在沒有人員派出、引進和采購國外器材的條件下,自力更生,奮斗八年,建成我國第一臺高能量電子直線加速器,跨越式地趕上國際先進水平。該加速器為兩彈研制做出重要貢獻。通過該加速器的研制,發(fā)展了大功率速調管、加速管和微波管等一系列先進技術,帶動了我國加速器事業(yè)的發(fā)展,奠定建設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人才、技術基礎。
上世紀80年代,他領導建成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他針對建造中國高能物理加速器的建議,組織數十次研討,反復權衡質子打靜止靶和正負電子對撞兩種裝置的優(yōu)缺點,最終確定2.2GeV的正負電子對撞機方案。實踐證明決策是正確的,使中國高能物理研究迅速趕上世界先進水平。他還確定了高能物理和同步輻射 “一機兩用”的方案,既為高能物理研究提供實驗裝置,也為同步輻射提供的應用平臺,同時填補兩項國內空白。在方案設計過程中,他提出“六條”關鍵原則成功指導了對撞機設計,他帶領工程團隊精心設計、精心組織、精心研制、精心調試數千臺設備,1988年高質量完成了建設任務,創(chuàng)造國際加速器建設史上的奇跡,受到國內外的廣泛贊譽。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性能優(yōu)異,我國從此在τ-粲物理領域占國際領先地位,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為世界八大高能加速器中心之一。
他擅于把握國際加速器發(fā)展動向,不斷拓展新領域。90年代,他基于國內的工業(yè)基礎,領導建成亞洲第一臺自由電子激光裝置,研制總投資只是國外同類裝置的十分之一。這是亞洲第一臺產生激光并實現飽和振蕩的裝置,多項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使中國成為繼美國及西歐之后實現紅外自由電子激光飽和振蕩的國家,奠定了我國自由電子激光光源發(fā)展的基礎。這一重大突破受到國內外科技界的廣泛重視,被列入當年全國十大科技新聞。
2000年,謝家麟院士突破加速器設計原理,將電子直線加速器幾十年沿用的三大系統(tǒng)精簡為兩個系統(tǒng),簡化了加速器結構,大大降低制造成本。經過四年努力,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臺簡易結構加速器樣機,驗證了設計理論的可行性,并申請了國際專利。
謝家麟院士還是我國有重要影響的高能加速器發(fā)展戰(zhàn)略專家。他十分重視和關注我國加速器發(fā)展戰(zhàn)略,多次就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提出重要建議和指導意見,對促進我國加速器領域的發(fā)展發(fā)揮了重大作用。
他發(fā)表科研論文40多篇并出版數部專著,其中《速調管聚束理論》已成為是我國加速器方面的經典著作。他兼任清華等多所大學教授,培養(yǎng)了一大批加速器技術專業(yè)人才,極大地提升了我國加速器研究水平,為相關技術在我國科學工程中的應用做出重大貢獻。
謝家麟院士熱愛祖國,學風嚴謹,畢生堅定不移地奉獻于高能加速器研究,為我國粒子加速器從無到有并躋身世界前沿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他現在仍活躍在加速器技術研究和建造的第一線,為我國高能物理和加速器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做貢獻。